张家界化工机械网

当前的位置是:主页 >> 化工机械厂家

东风日产发布智能驾驶行动计划揭开未来自动驾驶领域的领航序幕【资讯】

时间:2023-03-17 来源网站:张家界化工机械网

9月5日,东风日产携Pro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亮相成都车展,发布“东风日产智能驾驶行动计划”。车展现场,东风日产以智能化驾驶的前瞻布局,深度诠释全球领先的技术实力,提出Pro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分阶段推进部署计划,正式揭开日产智行(Nissan Intelligent Mobility)在未来自动驾驶领域的领航序幕。

东风日产市场销售总部总部长辛宇表示:“思深以致远,谋定而后动。今天,我们背靠日产20年自动驾驶开发和市场经验,承行业‘新四化’东风,正式发布‘东风日产智能驾驶行动计划’,希望以更领先行业、更广泛部署的自动驾驶技术,为更多客户提供超可靠、超实用的驾驭体验,实现安全、便捷的智慧出行生活。”

随着汽车行业竞争进入深水区,智能化、联化成为行业向四化升级中的潮流先锋,科技赋能之下,消费者未来出行也将面临更多新选择。致力于成为“智能出行生活的引领者”,东风日产把握行业动态趋势,承接日产智行的发展战略,发布“东风日产智能驾驶行动计划”,通过Pro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导入,进一步加速产品布局与驱动技术升级,为消费者带来“超实用、超可靠”的产品。

为此,该系统还拥有一个坊间代号“超智驾”,旨为消费者带来更加轻松愉悦、从容优越的智能驾驭体验。“东风日产智能驾驶行动计划”按阶段进行部署:2020年,将有3款东风日产车型搭载ProPILOT“超智驾”系统;至2021年,东风日产将推进ProPILOT“超智驾”系统2.0技术导入,完成新一轮技术升级;截至2023年,将实现旗下全车系搭载ProPILOT“超智驾”系统,车型级别搭载比例达到70%,进入全面的自动驾驶新时代。

目前,Pro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1.0达到L2级别自动驾驶技术,可实现操作简易的一键开启,全速域保持随时跟停,在直行与转向过程始终居中稳进,兼具实用性与可靠性,为用户缓解长途、城区日常通勤、拥堵时段的疲劳。“东风日产智能驾驶行动计划”的发布,意味着日产智行在中国更进一步,也标志着智能驾驶领域的技术落地全面启动。

随着消费者对高能效生活需求攀升与汽车智能化的快速发展,自动驾驶将在未来生活场景中扮演重要角色,并成为汽车产业升级的核心发展方向。作为驾驶辅助技术的先驱,“技术日产”在自动驾驶技术研发方面的探索走在了时代的前端。早在2016年,基于日产20年驾驶辅助系统的技术积累,日产全新Serena就革命性地率先搭载自动驾驶辅助系统———Pro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实现在高速路单一车道的自动行驶,成就该系统里程碑式的一刻。

目前,Pro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历经全球32万公里的路试及技术验证。在导入中国市场前,为了适应更为复杂的路况,该系统还进行了一年的国内路面测试和调试,覆盖全国27个省市,历经多种复杂路况。发展至今,Pro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实现脱离里程测试长达336.8公里,表现出极强的稳定性与适应性。并且,Pro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已拓展至日产旗下7款车型,包括日产聆风、第七代天籁等,且全球销量累计超过35万台。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Pro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2.0在日本强势发布,意味着世界上第一个配有自动单车道驾驶的高速公路智能导航驾驶系统正式面世。随后,日产全新Skyline作为全球首款搭载Pro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2.0的量产车型,也于9月份在日本市场上市。在未来,该技术还将应用于更多车型,为消费者创造更精彩的人·车·生活。

东风日产为何能领跑“国六”?

东风日产为何能领跑“国六”?这一方面得益于其前瞻性的战略布局与产品规划,另一方面得益于公司不断增强的研发与制造实力

东风日产认为,汽车产业的竞争从来都不是“短跑”,而是“马拉松”;比的不是一时快慢,而是长期的能力与耐力

“我们正在组装的是第14代轩逸,这款车不仅满足‘国六b’标准,而且搭载了当前最先进的智行技术。”见到,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花都工厂总装车间一名工程师主动介绍起了刚刚上市的新车。

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国六排放标准实施等因素影响,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销量同比下滑12.4%。面对车市寒冬,东风日产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提前布局“国六”产品,上半年累计终端销售53万辆,不仅实现销量增长,而且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成为车市一个亮点。

前瞻性布局,从容应对“国六b”标准

今年7月1日,备受关注的“国六”机动车排放标准在全国16个省市提前实施。其中,北京、上海、天津3个直辖市以及广东全省直接执行比“国六a”标准几乎严格一倍的“国六b”标准。就在很多车企为这一“史上最严”的“国六”标准叫苦不迭时,东风日产却显得颇为从容。

“从今年3月份起,我们已开始全面生产销售‘国六b’标准汽车,力争‘一步到位’,直接满足2023年更高排放要求。”东风日产副总经理陈昊告诉,提前布局不仅可以稳定厂家的终端价格与生产计划,也能让经销商更加心无旁骛地开拓市场。

东风日产为何能领跑“国六”?“一方面得益于公司前瞻性的战略布局与产品规划,另一方面得益于公司不断增强的研发与制造实力。”陈昊告诉,“国六b”排放标准是对企业的重大考验,产品设计、部品供应、生产工艺、品质检测等各个环节都要调整升级,为此东风日产从多年前就开始“未雨绸缪”。

公司成立之初,东风日产就专门建立了技术中心。“从开始的70多人,到今天拥有1300多人的技术团队,我们已成为日产汽车公司在全球第四个具有同等研发平台的技术中心。”东风日产技术中心副中心长周锋告诉,在产品开发早期,也即商品概念阶段,技术中心就积极介入,以中国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开展自主开发,引领产业智能化、电动化、联化革新。正是因为拥有这种本地化研发能力,才使得东风日产有能力迅速响应排放新标准。

在制造方面,东风日产整车工厂在雷诺日产三菱联盟(ABM)工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实现“9年7冠”,发动机工厂则实现了5连冠。东风日产制造总部总部长阳玉龙告诉,现在东风日产花都、襄阳等工厂的制造品质、生产效率和管控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备柔性、智能和绿色的强大制造体系,这些均为“国六”产品提前上市提供了重要支撑。

“现在,很多人看到轩逸卖火了,就来问我秘诀。其实,也没啥秘诀,不过就是因为3年前制定了正确战略。同理,现在我们做的事情将决定3年之后企业是否有竞争力。”陈昊告诉,面对当前短期的市场下滑,企业不能自乱阵脚,要保持定力,踏踏实实做好产品与服务,积蓄实力,唯有如此才能持续领跑。

“汽车产业的竞争从来不是‘短跑’,而是‘马拉松’;比的不是一时快慢,而是长期的能力与耐力。”陈昊说。

服务再升级,引领新需求变革

走进位于上海浦东新区沈杜公路118号的东风日产4S店,吓了一跳。只见顾客摩肩接踵,连刷卡也要排队。“今天订出了28台,今年上半年我们店完成了488台销量。”谈到销售业绩,店长方臣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作为一家刚开业半年多的新店,在车市寒冬能够取得如此成绩并不容易。“店内展车和库存都是‘国六’标准的,这给我们增添了不少信心。”方臣说。

“东风日产的车型不仅性价比高,而且服务也特别好。”一位刚下完订单的车主与聊了起来。“比如,开具新车发票7天内,国家标准范围内的主要零部件出现特定品质问题,均可申请免费更换同型号、同级别、同颜色的新车。这一条,除了东风日产,好像没有别的车企能做到。”

针对西安“退车门”暴露出来的问题,今年4月24日,东风日产一则“全面升级‘三包’政策”的公告刷爆朋友圈。按照活动规定,2019年4月24日至2019年12月31日,凡东风日产全系家用汽车产品,出现特定品质问题,均可享有“7天质保换新和首、二保无忧享受”权益,该公司也由此成为行业内首家作出“7天包换”承诺的合资车企。该政策一经发出,立即得到了经销商与消费者的高度认可。

在汽车合资企业中,东风日产的营销能力一直为业界称道。这离不开合作双方对中国市场消费升级需求的高度关注、对本地化营销人才的充分信任,更离不开对营销创新的价值认可。今年不少合资企业纷纷借增值税下调“东风”宣布“官降”(汽车行业术语,意为厂家下调指导价),可东风日产并没有采取这一策略。它一方面在终端制定了灵活的价格,另一方面拒绝跟风“官降”,而是用另外一种方式回馈消费者——推出“老友惠”保养套餐,保养费用最高节约30%;推出7类142种常用维保纯正备件,更换费用平均可节约30%。

东风日产市场销售总部副总部长张继辉告诉,为让消费者更好体验“日产智行”带来的智能汽车生活,东风日产全面推进智能体验,打造场景化、体验化、智能化的线下空间。继2018年北京、广州两家日产智行体验馆投入运营,今年5月16日,华东地区首家日产智行科技体验馆于上海开业。该店以沉浸式的“极智体验”,让消费者近距离接触全球领先汽车技术,成为东风日产向消费者传递“智能汽车生活引领者”形象的新名片。至此,东风日产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北上广深等地为核心的日产智行线下体验布局。

合资更合心,让文化成为内驱力

在东风日产走访,还听到了一个新名词——“破墙行动”。“所谓‘破墙行动’,即覆盖全价值链上所有员工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思想风暴’,旨在破除部门壁垒之墙、思维壁垒之墙、沟通不畅之墙。”东风日产研发采购总部党群工作负责人告诉,“破墙行动”由研发和采购部门党委发起,之后迅速推广至各个部门。

如今,“破墙行动”的成果已经在多个领域显现出来:客户需求得到快速响应,拨打语音操作的平均耗时从60秒缩短到7秒;技术开发成本降低,作业性能提升;各部门现有框架制约被打破,改为以项目为引导,车联开发得到迅速推进。

有人说,东风日产很多时候并不像合资企业。例如,合资车企大多都头疼产品引进——外方的胆子太小、步子太慢,但东风日产的产品一款接一款,短短几年就成了中国产品线最丰富的合资乘用车企业之一,连续4年销量稳居百万量之上,领跑合资阵营。此次“国六”产品切换之快、车型之全就很能说明问题。

东风日产是如何做到的?陈昊认为:“关键是把合资企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建立‘相互信赖,高度融合’的企业文化,让文化成为内驱力。”

合资企业最难融合的就是文化。事实上,与所有合资车企一样,在度过短暂的“蜜月期”之后,东风日产也出现了利益冲突、资源错配、策略僵化及信息不畅等问题。不过,中外管理层通过反思很快意识到,问题并不完全在于双方的话语权之争,主要是思维与做事方式不同使然。为此,东风日产专门召开会议加强沟通,就企业未来发展所涉及的基本规则达成共识,引导双方超越文化差异,从根本上消弭对立思维带来的消极影响。

更重要的是,在文化融合创新过程中,东风日产没有将工作简单落到纸面上。他们让所有员工参与其中,对照自身问题作出改善,从而推动企业从“合资”到“合智”“合力”“合心”的转变。

如果说,技术创新是驱动企业前行的“硬实力”,那么文化就是驱动企业前行的“软实力”。“企业文化是多年积累而成的,非一日之功。企业文化不好,就如同土地不断流失养分,再肥沃的土壤最终也会变得贫瘠。”东风日产经营管理总部副总部长郑乐华表示,东风日产极为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在东风日产,每一个办公区域的布置、每一次企业文化的宣讲,用心程度都不亚于做一款新车。”

在东风日产办公楼内,上万张员工笑脸组成的“笑脸墙”蔚为壮观。“这些笑脸传递出的正是在‘快乐理念’熏陶下,东风日产员工‘以企业为家’的精神风貌。”陈昊表示:“东风日产企业文化的强大之处在于激活了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让每位员工都把自己当成企业的主人和命运共同体,大家同舟共济,休戚与共,一同驱动这艘大船平稳航行。”

临床医药文献

城市建筑空间

环渤海经济瞭望